刘丹:敦煌改字本《十诵比丘尼戒本》研究——兼论“词汇替换”作为佛经编辑方式
内
容
摘
要
传世的《十诵比丘尼戒本》是沙门法颖从《十诵律》中辑出的,南北朝时主要流传于南方,敦煌文献中存量颇少。前人研究敦煌律藏时,往往仅以法颖本为据,定名、叙录及后续研究多有未善。大谷2-26号是一种古佚《十诵比丘尼戒本》,西本龙山以为鸠摩罗什所译,陈寅恪等均曾质疑,迄无定论。系统调查可知,敦煌文献中说一切有部的比丘尼戒本多与大谷2-26号同属一书。新发现的抄本共有17号,其中8号(片)可缀合为3组。敦煌本的共戒改写自鸠摩罗什译《十诵比丘戒本》,改造方法是将其中涉及性别的词汇对换。敦煌本《十诵比丘尼戒本》集中抄写于西魏前后。北周武帝灭佛后,敦煌本的传播链条中断,南方的法颖本成为《十诵律》系统通行的尼戒本。
关键词:敦煌 戒律 词汇替换 编辑方式 藏外文献
Ⅰ.罗列法数、佛名等形式的经典;
Ⅱ.以譬喻为主的经典;
Ⅲ.抄经;
Ⅳ.同一经典的异译的合订本;
Ⅴ.戒律礼仪、冥想法等佛教实践方面的入门书;
Ⅵ.称为“传”的经典;
Ⅶ.其他。
一、前人的研究
(一)戒本行文与鸠摩罗什所译《十诵比丘戒本》酷似;
(二)《开元释教录》等著录了罗什译《十诵比丘尼戒本》;
(三)该戒本条文与今藏中收载、《出三藏记集》及其后诸经录著录、宋明帝时律师释法颖撰《十诵比丘尼戒本》一卷出入颇多。
二、新卷的发现
(1)北敦10616号;
(2)北敦895号(北7080;盈95);
(3)北敦198号(黄98);
(4)上博2号;
(5)羽594号;
(6)贞松堂残律3号;
(7)启功36-2号;
(8)斯9078号;
(9)文遗19+文遗18号;
(10)斯12534+斯9114号;
(11)北敦16179A+D+B+C号;
(12)东山65号。
表1
图1 文遗19+文遗18号缀合示意图
三、编辑方式
表2
若比丘尼,五衣具足讫,迦那衣时,长衣乃至十日应畜。若过十日畜,尼萨耆波夜提。(此依贞松堂残律3号)
若比丘,三衣具足讫,迦那衣时,长衣乃至十日应畜。若过十日,尼萨耆波夜提。
表3
四、写卷的历史
(1)北敦16179A+D+B+C号:比丘尼妙姿所写/元年三月十三日写竟,比丘尼显琇许/元光寺
(2)上博2号:比丘尼戒经一卷/二年九月六日瓜州城东建文寺比丘法渊写讫……是以梵释寺比丘尼乾英,敬写《比丘尼戒经》一卷,以斯微善,愿七世父母、所生父母、现在家眷及以己身,弥勒三会,悟在初首。所愿如是。/一校竟
(3)东山65号:三年三月十三日写讫/大比丘尼戒/英秀所供养
(4)羽594号:建昌三年五月八日/比丘尼僧威所供养经
(5)大谷敦2-26号:比丘尼元晖所供养经
(6)北敦198号:比丘尼戒一卷
(7)北敦895号:大比丘尼戒经一卷/一校竟
133:若比丘尼,自病休已,病衣浣与在家服者,波夜提。
148:若比丘尼,着指还者,波夜提。
80:若比丘尼,独与一比丘于露处若住共语,波夜提。
81:若比丘尼,独与一比丘于露地若住共语,波夜提。
大业四年四月廿五日经生郭英写/用纸廿七张/禅定道场沙门校/
五、余论